iSCSI環境部署高可用集群配置實例(1)
硬件環境:
服務器: IBM Netfinity4500R 2臺
ISCSI陣列: IBM DS300 1個
ISCSI卡: QLogic4010 2塊
以態網卡: 3COM 4塊
軟件環境:
操作系統: Windows2003 Enterprise Edition
ISCSI適配器管理軟件: SANsurfer Control ix(32bit windows SSIX內install程序 ISCSI卡附帶)
數據庫: Ms SQL2000
多機高可用軟件:聯鼎LDC-MN4.0
實現方案:
(系統結構圖)
實施步驟:
1、 安裝操作系統及補丁升級;(略)
2、 安裝網卡,規劃IP地址,做防火墻安全策略;
步驟1:安裝網卡驅動,設置IP地址;
作為雙機服務器,至少需要準備2塊網卡,一個作為私有網卡,供集群通信使用;另一個作為公有網卡,供正常的業務系統使用。所以通常地,如下來規劃IP:
主機 網卡序號 IP Netmask
Svr51 0 10.0.0.51 255.0.0.0
Svr51 1 192.168.2.51 255.255.255.0
Svr52 0 10.0.0.52 255.0.0.0
Svr52 1 192.168.2.52 255.255.255.0
步驟2:配置防火墻;
集群軟件需要用到TCP、UDP的端口為9001和9002,所以需要開放這2個端口;(如果是通過網卡來連接ISCSI陣列,則需要開啟TCP的3260端口。)
3、 配置DS300陣列柜;
步驟1:登錄DS300,修改網絡配置;
用一根網線將筆記本和DS300的Eth0連接起來,在筆記本網卡上綁一個192.168.70.X地址,執行telnet 192.168.70.123,在提示符“DS300>”下輸入“administrator”,輸入缺省密碼“PASSW0RD”(注意:由于出廠的初始化錯誤,‘O’被錯誤地寫成‘0’了)。
將eth2的IP改為192.168.3.53
用同樣的方法,將eth3的地址配置成192.168.4.54,這樣,原來eth2和eth3的缺省地址就被改為192.168.3.53和192.168.4.54(注意:一定要改成不同的網段,否則無法通過eth3來訪問target)。
步驟2:列出可用磁盤設備;進入設備管理,查看可使用的硬盤大小和設備號。
步驟3:創建陣列:根據硬盤的設備號,創建名為dbdisk的陣列。
步驟4:創建邏輯盤:在陣列dbdisk上,創建邏輯磁盤iscsivol,大小為8GB。
步驟5:添加訪問節點:服務器名分別為svr51和svr52,所以創建如下兩個訪問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