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衛生信息化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初稿)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緊緊圍繞醫改中心任務,科學研究衛生事業發展趨勢與面臨的突出矛盾,以戰略眼光分析衛生信息化建設需求,從全局高度做好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工作,不斷推進衛生信息化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積極提升衛生事業管理水平,努力促進醫改工作進一步深化和衛生事業長遠發展,更好地為全省經濟建設和人民群眾健康提供服務。
一、“十一五”湖北省衛生信息化建設事業發展回顧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間,在各級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省衛生廳圍繞醫改和衛生事業發展中心工作,服務大局,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使得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得到實質性發展,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業務、衛生電子政務、綜合管理等衛生業務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均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了組織協調。多年來,省委、省政府、省衛生廳高度重視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專題研究我省衛生信息化工作。省衛生廳專門成立湖北省衛生廳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由廳黨組書記楊有旺同志、廳長焦紅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副廳長姚云同志、孫兵同志擔任副組長,廳機關各處室和有關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小組成員,設立了信息化建設項目辦公室和組織協調、技術指導、資金保障、培訓督導等工作組。領導小組和項目辦公室統籌規劃全省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統一領導、協調推進全省衛生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與實施。省委、省政府對衛生信息化給予了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憲生同志,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岱梨同志多次聽取省衛生廳關于湖北衛生信息化工作的專題匯報,并對我省衛生信息平臺建設,特別是新農合系統、農村居民健康“一卡通”等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全力推動我省衛生信息化各項工作進程。衛生部領導充分肯定我省衛生信息化工作,現場考察了秭歸村衛生室信息系統和“一卡通”工作。
二是醫院信息化得到長足發展。全省大部分醫院均已建立了滿足門診掛號、費用結算、病案管理、統計分析等基礎業務應用的醫院信息系統,多數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方向正在由以財務為重心向以病人為中心、面向臨床和醫療服務發展,以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為主要內容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得到推廣使用。同濟醫院作為衛生部授牌的全國首批20家數字化試點示范醫院之一,帶動了全省醫院信息化的整體發展。從最近開展的基本情況調查來看,有部分縣級人民醫院加大了資金投入,建設使用了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PACS)、檢驗信息管理系統(LIS)等專業的醫療服務信息系統。這些成果的取得,將我省醫院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是推進衛生信息省級平臺建設,大力開展衛生業務系統應用。形成了包括硬件網絡、基礎數據庫、衛生業務數據交換、衛生業務監管、信息發布等五層架構的衛生信息化省級平臺框架。以此為基礎,實施應用了疫情網絡報告、計劃免疫、衛生監督執法、應急指揮與決策、綜合統計直報、死因網絡報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省級醫療救治信息管理、血液信息管理等一系列衛生業務信息系統。這些信息系統的實施應用,為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管理和監督手段,減輕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與服務水平。
四是加強衛生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建設。廳門戶網站經過多年建設,形成了各部門積極參與、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機制,帶動了全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門戶網站建設。網站圍繞“宣傳湖北衛生、推行政務公開、服務社會公眾、實現信息共享”的主題,以衛生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為重點,突出衛生政策宣傳、公眾互動、網上便民辦事、網上審批等公眾服務功能,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廳集群辦公系統穩定運行6年,推動了全省衛生電子政務工作進程。用戶規模覆蓋廳機關全體人員和全省各級衛生局、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機構、合管辦、三級及以上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單位。系統實現了全省網上公文發送、文件閱辦、短信服務、視頻通訊等功能,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和降低了辦公費用。
五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信息系統全覆蓋。新農合系統覆蓋了全省97個縣(市、區)、300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近4000萬農民,為定點醫療機構、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監督機構提供了標準統一、業務規范、高效便捷的新農合運行支撐平臺,強化了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有效監管,提供了面向公眾的信息服務功能,每天為近萬名住院參合患者提供現場結算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參合農民的看病就醫,降低了新農合制度的運轉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是全省農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工作有效推進。2010年,作為我省醫改自選項目之一,省衛生廳重點組織實施了武漢1+8城市圈農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工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部署、統一網絡”這“四個統一”的總體要求,不講條件,不等不靠,在城市圈內各地的共同努力和相關單位的通力協作下,采取超常規措施,全力推進,確保武漢1+8城市圈農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于2010年12月順利實現,圓滿完成了省政府交辦的工作任務。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覆蓋省、市、縣、鄉等四級管理經辦機構和省、市、縣、鄉、村等五級醫療機構的新農合專用網絡和終端,完成武漢1+8城市圈內41個開展新農合工作的縣(市、區)80%以上參合農民家庭約400萬張磁卡的配發工作,基本實現武漢1+8城市圈內參合農民在本地就醫和轉診治療過程中的網絡身份識別和費用即時報銷等功能,為今年實現全省農村居民健康服務“一卡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全國衛生信息化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省也將衛生信息化工作提升到了戰略高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醫療機構統一認識、大力建設,經過不斷努力,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成立了信息中心;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也建立了由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的工作協調機制,配備了專職人員;部分條件較好的市、縣已經開始組建衛生信息中心的專門工作機構,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