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路徑
(2009年版)
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ICD-10:D69.3)
(二)診斷依據。
根據《血液病診斷和療效標準》(張之南、沈悌主編,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美國血液學會關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臨床診療指南-血液病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病史。
2.多次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包括血涂片)。
3.脾臟不大或輕度增大。
4.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5.排除血小板減少的其他原因。
(三)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
根據《鄧家棟臨床血液學》(鄧家棟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和《美國血液學會關于ITP的指南》(Blood,1996,88(1):3-40),《臨床診療指南-血液病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糖皮質激素作為首選治療:可常規劑量或短療程大劑量給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