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引言 3
1.1 編寫目的 3
1.2 項目背景 3
第二章 系統需求分析 4
2.1現代保健醫療機構必須具備先進、完善、可靠的管理系統 4
2.2婦幼保健院業務職能的雙重性需要雙重的信息系統支持 4
2.3先進、科學、規范的保健醫療模式需要先進的信息系統支持 5
2.4環保辦公、無紙化辦公、節能辦公需要先進流程化工作系統 6
第三章 系統實現思想 6
3.1創新設計思想 6
3.2最適合婦幼保健院的信息管理系統 7
3.3優勢售后服務,完整的信息化發展 7
第四章 系統設計目標 7
第五章 系統框架設計 8
5.1智能客戶端的快速開發特性 8
5.2 基于Web Service的數據交換機制 10
第六章 數據庫采用SQLSERVER2008r2 12
6.1可信任的數據庫 12
6.2高效的數據庫 15
6.3智能的數據庫 17
第七章 系統可靠性設計 21
第八章 系統功能設計 21
8.1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 22
8.2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 25
第九章 項目實施步驟 26
第一章 引言
1.1 編寫目的
本系統設計說明書根據婦幼保健院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需求而編寫,旨在作為系統分析人員、軟件開發人員和系統使用及管理人員之間溝通的文件,使各方就系統業務需求和開發目標達成共識,并以此作為系統開發的標準。
1.2 項目背景
當前各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國家醫療保險、醫療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日益加大加快,社會各方面對婦幼保健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積極推行先進完善、功能齊備的信息化運作模式,將是切實保證各級婦幼保健醫療機構進一步上水平上臺階的重要物質保證。同時,全國各省市尤其是先進發達地區對于城市婦幼保健系統現代化的信息網絡建設需求已經日益迫切,全國各級政府、財政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地區婦幼保健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視力度和項目投入也越來越大,相對落后于臨床醫療系統現代化進程的城市婦幼保健系統信息化建設工作必將快速得以推進。
城市婦幼保健院的建立,是城市人口與經濟高速發展、婦幼健醫療地位的提高及人民群眾對現代化的保健與醫療服務相結合的迫切需求所決定的新形勢下的產物。在良好的行業優勢基礎上,依托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按照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積極對婦幼保健院現有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進行更深層次的優化重組,將使機構得到精簡,流通環節變得更科學、簡捷、合理,更加適應當前社會形勢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實踐證明,加強科學規范的管理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生命力所在。任何先進的信息技術本身都不可能自然成為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包裝陳舊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模式的改革是相輔相成的。信息化的婦幼保健院應該實現包括醫療保健行為、行政組織和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管理模式的規范化,因此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也是其管理模式改造和重建的過程 。城市婦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設通過與管理模式的改革密切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和支持,目的是為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管理手段,而并不是追求單純的計算機化。 通過實施先進、科學、規范的信息化建設,將快速提高自身醫療、保健、服務及管理水平,取得更大、更多的科技成果,獲得更大的競爭實力,開拓更為廣闊的保健醫療市場。
第二章 系統需求分析
2.1現代保健醫療機構必須具備先進、完善、可靠的管理系統
城市婦幼保健院是新型的保健與醫療并重的現代化的婦幼保健醫療機構,無論在科研力量和技術水平上都應具有相當地位,面向廣大的婦女兒童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保健醫療服務。應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以網絡化管理為基本模式,以信息為工作發展的基本動力,以信息技術為增強競爭實力的基本手段,控制和集成化地管理保健、醫療、護理、財務、藥品、物資及科研教學等各項活動中的信息,實現保健與醫療信息的縱向和橫向信息的交互處理、查詢和共享,推進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極大地增強發展高科技、發展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實現人、財、物的優化管理。以信息化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2.2婦幼保健院業務職能的雙重性需要雙重的信息系統支持
婦幼保健院業務職能的雙重屬性,必然要求雙重的、全面的信息系統支持。婦幼保健院總體上可分為保健部和臨床部兩大部分。臨床部的主體一般是專業的婦產兒專科醫院,其本身就需要一套完善、先進的信息系統提供高質效的管理支持。這一信息系統基于院內局域網設計,通過覆蓋醫院管理與服務全過程,實現醫療、服務、質量、效率全方位的信息管理,也即通常所稱的醫院信息系統(HIS)。而保健部的主體則是承擔著城市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業務指導和一定行政監督職能的公共衛生事業機構,其業務工作都具有面向全市、服務群體的特點,因此其信息系統也是一個基于廣域網應用的管理信息系統(MCHCIS)。一般分為市、區(縣)、社區(醫院)三級管理模式,通過遠程網絡聯接,達到宏觀管理與微觀服務的目的。
|
|